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政策法规
业界动态
协会动态
保密书刊
涉密装备
资质单位
案例警示
意见反馈
关于协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法规
协会领导
协会简介
常务理事
规章制度
协会理事
联系方式
办事机构
会标说明
哈尔滨天智科技有限公司
大庆市浦冠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
黑龙江省荣智建信科技开发有限...
黑龙江鑫盛万隆电子科技有限公...
黑龙江北方中唐智卡科技有限公...
黑龙江新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同有飞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书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万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金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
哈尔滨旭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华通誉球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神州精英科技开发有限公...
哈尔滨泰旺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亚电子仪器开...
黑龙江省新桥机房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惠诚嘉业科技发展有限公...
黑龙江省应用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赛宝信息工程监理有限...
黑龙江省速达信息产业股份有限...
黑龙江康明新网信息科技股份有...
黑龙江省信息安全测评有限公司
中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
哈尔滨建成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龙江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工程大学
齐齐哈尔北方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航天科工哈尔滨风华有限公司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东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建成工业公司
哈尔滨航卫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装备科技有...
哈尔滨盛世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
哈尔滨鑫泽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
哈尔滨泰富实业有限公司
牡丹江第一机床厂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飞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哈尔滨焊接研究所
哈尔滨哈飞航空维修工程有限公...
黑龙江省化工研究所
黑龙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
哈尔滨东安机电制造有限责任公...
哈尔滨龙飞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
哈尔滨海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哈尔滨鹰瑞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雄鹰警用器材有限公司
哈尔滨鑫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玻拓普复合材料有限公...
黑龙江科技大学
哈尔滨鑫华工贸有限公司
牡丹江红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锅炉容器工程有限责任...
哈尔滨第一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牡丹江电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
哈尔滨东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方华安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
哈尔滨电碳厂
北京鼎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卫士通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
黑龙江斯达浩普系统工程有限公...
黑龙江省运通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盛世华博科技发展有限公...
黑龙江省计算中心
黑龙江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
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凯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众达电子有限公...
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
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黑龙江公司
黑龙江海康软件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网康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北信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哈尔滨兴税印务有限公司
哈尔滨永恒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联通黑龙江公司
单位:黑龙江省保密协会
电话:
0451-87582796(图书杂志发行)、86600039(秘书处)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征仪路558号
邮箱:
xh@hljbm.org
政策法规
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细则
发布人:
黑龙江省保密协会
点击次数:
4062次
字号:
T
|
T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全省保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业务系统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本省境内的所有机关和单位。
第四条 县以上地方各级政府保密局,在上级保密局的指导下,依照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并负责监督实施本细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保密工作机构或配备专(兼)职保密干部,管理本机关、单位日常的保密工作。
第六条 各机关、单位和公民均应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维护国家秘密的安全。对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对泄密漏洞和隐患,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发生、发现国家秘密被泄露时,应及时报告、举报,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七条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保密工作部门进行职责范围内的保密检查和监督。
第八条 中直、省直及外省(市)在我省境内的部门或单位的保密工作,在其上级主管机关的领导下,受当地政府保密局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确定密级、变更密级和解密
第九条 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按照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制定的 “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 及时确定密级。
第十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由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不能标明密级的,由产生该事项的机关、单位负责通知接触范围的人员。
第十一条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事项,产生该事项的机关、单位无相应确定密级权的,应及时拟定密级,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在拟定密级后的十日内,依照下列规定申请确定密级:
(一)属于主管业务方面的事项,逐级报至经国家保密局审定的有权确定密级的上级机关。
(二) 其他方面的事项,逐级报至有权确定该事项密级的保密局。绝密级的由国家保密局确定;机密级和秘密级的由省保密局确定;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保密局有权确定秘密级事项。
(三)接到申请的机关或保密局,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批复。
第十二条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有争议的,争议的双方应将争议事项、理由、意见逐级报省保密局或国家保密局确定。在未确定前,应按最高密级管理。
第十三条 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以后,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变更密级或解密。各机关、单位应对确定的密级定期复查,发现符合《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十四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变更密级;发现符合《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十五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解密。
第十四条 密级变更或解密以后,应由原确定的机关、单位或作出变更、解密决定的机关、单位通知有关的机关、单位。有关的机关、单位应按照通知变更或解除有关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密级,并作出标志;不能作出变更或解密标志的,应当及时将密级变更或解密的决定通知有关人员,并做出文字记载。因保密期限届满或公开发表的事项免除通知。
第十五条 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原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的主管人员提出具体意见,报请本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六条 已撤销或者合并的机关、单位原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变更或解密工作,由承担其原职能的机关、单位负责;无相应承担机关、单位的,由有关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负责。
第三章 保 密 制 度
第十七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复制、使用、保管等,以及汇编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严格执行有关的保密规定。
第十八条 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物品,应选择有利于安全保密的场所或者部位保存,并具备必要的保密设备、设施。
第十九条 国家秘密事项应根据工作需要限定接触范围。制发国家秘密载体的机关、单位未明确接触范围的,应由接触国家秘密载体的机关、单位主管领导人对本机关、单位可以接触的人员作出限定。其他人员不得接触。
第二十条 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对方以正当理由和途径要求提供有关的秘密文件、资料时,提供的机关、单位应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根据文件、资料的密级,拟定提供方案,逐级上报审批。具体程序和权限是:
(一)属于中央国家机关产生的,按业务系统报至国家主管部门审批。
(二)属于省内各级机关、单位产生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1)秘密级事项,报省主管业务部门审核批准;属于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各机关、单位产生的,分别报各市主管业务部门审核批准。
(2)机密级事项,由省或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主管业务部门审核后,呈报省或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或国家主管业务部门批准。
(3)绝密级事项禁止提供。特殊情况下,确需提供的,必须经省人民政府或国家主管业务部门审核,报请国务院批准。 省内有批准权的机关或部门,应在接到报告后的二十日内作出批复,并通知提供的机关、单位。
(三)向境外提供的国家秘密被批准后,提供的机关、单位应及时向同级政府保密局通报情况,并接受其监督。
(四)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发生争议或涉及多部门时,由当地保密局协调。协调不一致的,应请上级保密局协调。
第二十一条 已提供给境外某一方的国家秘密,如需向境外另一方提供时,应按本细则第二十条的规定,重新上报审批。
第二十二条 向境外提供国家秘密,应在会谈纪要或协议书、合同书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外方承担保密义务的条文。
第二十三条 内部文件、资料不准通过普通邮政向境外邮寄,因工作需要携带出境的,以及向境外邮寄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军事方面内容的稿件等,应按国家保密局、海关总署《关于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出境的管理规定》及其《工作细则》的规定,凭本机关、单位审查同意出境的证明,到当地保密局办理出境手续。海关凭出境手续查验放行。未申办出境手续的,海关应予扣留,并移交当地保密局处理,保密局应将处理结果告有关海关。
第二十四条 涉及经济、科技等国家秘密的重大涉外活动,主办单位应预先制定专项保密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报当地保密局备案。举办科学技术展览会、博览会和科技表演,主办单位应会同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对拟展出的图表、文字、实物等进行保密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能对外展出、表演。
第二十五条 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主办单位应当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一)根据会议内容所涉及国家秘密的重要程度选择具有相应保密条件的会议场所。对涉及绝密内容的会议场所应进行安全技术检查,并设立警戒区。
(二) 根据会议内容限定参加会议人员范围,规定保密纪律,进行保密教育。
(三)会议禁止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使用有线扩音、通信设备时,严防辐射泄密。
(四)会议印发的秘密级以上文件、资料应当统一编号、登记,严加管理。
(五)会议文件,应按规定的范围传达。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不准公开报道。
第二十六条 各机关、单位使用有线、无线通信设备以及传真机、电传机、电子计算机等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传输、处理国家秘密事项时,应采取保密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严禁在无保密技术保障的情况下传输、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第二十七条 新闻、出版部门应将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列入记者、编审、作者的岗位责任制;新闻、出版工作者应认真遵守宣传报道和出版发行的保密规定,工作中接触的国家秘密事项,非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公开发表。
第二十八条 销毁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应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造纸厂或在本机关、单位由二人监督销毁。严禁向旧货收购部门或个人出售;严禁旧货收购部门或个人收购内部文件、资料。
第二十九条 任用经管国家秘密的工作人员,任用机关、单位应按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机要人员条件先审后用,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调换。
第三十条 各机关、单位必须明确本机关、单位的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制定专项保密制度,并有人负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各机关、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所属人员经常进行保密法规和保密常识的宣传教育,不经保密教育的新调入工作人员和机要人员不准上岗,涉外人员不准出境。
第三十二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属单位和人员进行保密检查,及时完善保密制
度,改进保密措施。
第三十三条 发生、发现泄密事件,实行一事一报和半年、年度综合分析报告的制度。发生、发现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迅速查明被泄露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内容、密 级、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主要情节和有关的责任者等基本情况,及时报当地保密局,并抄报其上级主管业务部门。当地保密局应按泄密报告制度规定,报上级保密局。 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地执行公务中发生泄密事件时,应当及时向当地保密局或公安机关报告,当地保密局和公安机关应当积极协助查找和补救。
第三十四条 涉及多部门共同查处的泄密事件,由当地保密局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应予以积极支持和配合。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应当在三个月内对泄密行为人及有关责任者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抄送当地保密局。
第三十五条 边境市、县、口岸城镇、涉外单位,应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密制度、规定,严格管理涉外保密工作。
第四章 奖 惩
第三十六条 对保守国家秘密有显著成绩或重要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符合《保密法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表现之一的,应按下列规定给予奖励:
(一)由其所在机关、单位在权限范围内给予奖励;
(二) 上级机关、单位可以建议其所在机关、单位给予奖励或直接给予奖励;
(三)各级保密局可向有关机关、单位或同级人民政府(行署)提出奖励或表彰的建议或直接给予奖励。奖励所需经费由所在机关、单位或同级人民政府支出。
第三十七条 泄露国家秘密,属于《保密法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所规定的情节之一的,应按具体情节从重给予行政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或者开除的处分。
第三十八条 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情节轻微的,可以酌情免于或者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情节轻微的,可以酌情给予行政记过、警告或者免于行政处分;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情节轻微的,可以酌情给予记大过、记过或者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第三十九条 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均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发生泄密事件的机关、单位不及时上报或隐匿不报的,视情节和造成的后果追究有关人员或领导人的责任。
第四十一条 对泄露国家秘密的责任者给予的行政处分,应按照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第四十二条 各级保密局和其他有关的保密工作机构,可以要求发生泄露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对有关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或处罚,必要时,可以直接提请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作出处分或处罚决定;对行政处分或处罚有异议时,当地保密局可以要求作出行政处分或处罚的机关、单位进行复议。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细则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的,执行国家规定;本省以往有关规定与本细则相抵触的,以本细则为准。
第四十四条 本细则由黑龙江省保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细则自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起 施行。
(编辑:黑龙江省保密协会)
上一篇:
黑龙江省规范确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下一篇:
中共黑龙江省委保密委关于地县级领导干部保守党和国家秘密的规定
网站首页
政策法规
业界动态
协会动态
涉密装备
资质单位
案例警示
意见反馈
站长统计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保密协会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征仪路558号
电话:0451-87582796(图书杂志发行)、86600039(秘书处) 邮箱:xh@hljbm.org hljbmxh@126.com ICP备案号:
黑ICP备15006318号-1